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氢能正从政策试点走向规?;τ?,成为能源革命的关键载体。作为二次清洁能源,氢能具有来源多样、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的特点,能够帮助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实现电网大规模调峰和跨季节、跨地域储能。
一、全球氢能市场发展动态
1.国际能源署预测低排放氢气强劲增长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全球氢能评估》报告指出,尽管面临成本高昂、需求与监管不确定性、基础设施发展迟缓等阻力,预计到2030年,低排放氢气项目仍将强劲增长。2024年全球氢气需求增至近1亿吨,较2023年增长2%,其中绝大部分由未采取减排措施的化石燃料制氢满足。到2030年,已投入运营、在建或已达成最终投资决策的项目年产量预计将较2024年水平增长5倍以上,突破400万吨。若出台有效政策确保需求,到2030年还有望额外追加600万吨年产能。
2.全球氢能贸易与合作加速
全球范围对氢能及其衍生品的进出口贸易日益关注,多国陆续开展相关产品贸易体制机制探索和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特定贸易航线的“绿色走廊”建设加速推进,国际上各类绿色氢(氨)供应协议签订不断增多。例如,上海依托国际重要港口区位功能积极构建绿色氢基燃料供应、交易与认证体系,发布《上海市推动国际航运燃料绿色转型工作方案》,并建设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中国—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氢能专项工作组就“国际清洁低碳氢能及其衍生物贸易:中国发展路径研究”正在开展联合研究。
二、中国氢能市场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产能增长:根据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氢气产能超5000万吨/年,同比增长约1.6%;全国累计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超600个,已建成项目超90个,已建成产能约12.5万吨/年,已建项目产能占全球的51%。2024年新建成项目35个,新增产能约4.8万吨/年,同比增长约62%,新建成项目产能占全球的63%。
消费结构:2024年,我国氢气消费3650万吨,合成甲醇、合成氨氢气消费量占细分氢气消费领域前两位,总占比超五成,其次是炼化和煤化工氢气消费占比不足三成,交通、供热、冶金等领域氢气消费占比不足两成。
2.技术创新取得突破
制氢技术:在电解制氢方面,自主研发了1000Nm³/h碱性电解槽装备,建成1000Nm³/h碱性电解槽装备自动化产线,成果装备已应用于多个示范项目。副产氢提纯方面,开发出1400Nm³/hPSA工业副产氢提纯工艺技术,氢气纯度达到99.999%。氢液化方面,形成了1t/d氢液化流程工程方案,液氢产品仲氢摩尔含量98%以上。
储运技术:镁基/钛基固态储氢技术商业化、液态有机储氢运行示范、液氢设备国产化及长距离输氢管道建设推进,绿醇、绿氨等衍生产品已进入万吨级生产。
应用技术:燃料电池系统全面国产化升级,低铂催化剂、长寿命电堆、高温燃料电池技术应用,推动氢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在电力领域,完成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掺烧30%氢气全尺寸全温全压试验和兆瓦级纯氢燃气轮机整机试验验证。
3.企业布局与竞争格局
央企引领:以中国能建为例,2025年通过一系列标志性突破,持续引领中国氢能产业创新发展。在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实现多项技术里程碑,如自主研发1000Nm³/h碱性电解槽装备,建成自动化产线,应用于多个示范项目;开发出1400Nm³/hPSA工业副产氢提纯工艺技术;形成1t/d氢液化流程工程方案等。同时,以“绿电+绿氢+绿氨+绿醇”为核心,打造多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氢能示范工程,如吉林松原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绿色液体燃料试点。
民营企业突围:国内氢能头部企业重塑能源通过业务聚焦、技术降本、加大海外市场布局和提升经营管理能效等综合发力,在2024年同比减亏11.5%的基础上,2025上半年继续减亏28.7%。该公司将资源集中于重卡等高潜力场景,核心业务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1.8%,占总收入比重从29.7%跃升至71.8%;海外市场布局迎来收获期,海外收入同比大增360.3%,占比突破10%。
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XYZResearch),系国内领先的行业和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并荣膺CCTV中视购物官方合作品牌。公司秉持助力企业实现商业决策高效化的核心宗旨,依托十年行业积累,深度整合企业研究、行业研究、数据定制、消费者调研、市场动态监测等多维度服务???,同时组建由业内资深专家构成的专家库,打造一站式研究服务体系。研精毕智咨询凭借先进方法论、丰富的案例与数据,精准把脉市场趋势,为企业提供权威的市场洞察及战略导向。